7月16日,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天。各志愿服务小分队结合实施方案,紧扣主题,工作开展有条不紊。8支实践团队师生秉承“心往基层想,脚往基层迈,劲往基层使”的工作干劲和精神,冒着炎炎酷暑,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以专业技术服务生产实践突出团队特色,助推农民早日脱贫。
食用菌栽培技术惠农李保国志愿服务小分队经实地考察和农户的热情盼望结合青龙县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坚定了实践队将羊肚菌品种真正引入乡村,致富一方土地的决心。在指导老师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成功制备羊肚菌菌种,实现了对耐高温菌种的组织分离。通过参观长丰常丰食用菌合作社,学习到食用菌栽培技术。
指导老师以现场答疑的方式,让种植户了解到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以及该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增强了百姓发展羊肚菌种植业的信心,羊肚菌栽培技术必将推广到各家各户,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
“植物病虫害生态防控”志愿服务小分队对影壁山村农民种植的农林作物进行虫害调研,并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达到消除虫害、农林作物增产的目的。在随行村干部的指引下,实践队调研了青龙河畔近400亩的杨树林地。该片林地被虫害侵蚀的比重接近50%,树干上处处可见透翅蛾这类害虫,情况十分严重。
实践队制定防治措施,在透翅蛾幼虫期喷洒敌敌畏500~1000倍液,或用柴油20倍液涂刷虫斑,也可以用白石灰涂刷树干基部,从而达到消除虫害的效果。村干部表示,杨树是影壁山区人工造林的重要树种,其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个大问题。通过实践队的技术帮扶,必将使杨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充分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扶持中国林蛙产业项目志愿服务小分队为陈台子村的专职养殖人员培训学习养殖技术,无偿赠送黄粉虫和亮斑扁角水虻。整理养殖箱,搭建试验观察帐,并与村民委员会主任探讨昆虫生产问题,确定了饲养场地以及食物的喂养。小分队队员成功解答村干部提出的“难题”——巧妙利用亮斑扁角水虻高效处理牲畜粪便。
当日下午,实践队考察了村落周边的植被环境,根据该区生物多样性复杂,资源丰富,结合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向村委会、村民们提出了扶持中国林蛙产业项目。通过这一可行性规划,足以满足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保证有机农业对病虫草害的有效平衡,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太阳花支农支教志愿服务小分队首日工作效果明显,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地孩子们早早到场,个个兴高采烈。队员们开设了感统课、小牛顿科学时间、手工课、“我的家在哪”的主题课,增加了许多实践性环节,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随后几天,还将开设安全教育,健康常识,课程辅导,英语口语等课程。“孩子们会心的微笑,家长们肯定的眼神,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努力的意义”。
支教间隙,队员们还顶着炎炎烈日,帮助老人翻整田地。教跳广场舞也成为了实践队拉近村民感情的独特方式。“心中有太阳,脚下有力量”,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走基层,入农户,查民情,知国策的重要性,而现实状况也让队员们深感肩上的重任,决心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发挥正能量。
野生动物科普夏令营志愿服务小分队按计划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展览,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早早到场,迫不及待的心情显而易见,队员们也被孩子们的求知热情所深深感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听着讲解,不时地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们也因势利导告诉大家,动物和人类是相互依赖的伙伴以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方式。
科普宣传后,同学们还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手工,演唱手语歌曲,共同完成爱的接力。孩子们送上精心折叠的“心”,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明天的路,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在爱的路上继续行进,这是他们的心声,也是大家的期望”。
青龙中药材资源调查与利用志愿服务小分队抵达六道河村苍术粮种繁育基地进行对北苍术的深入调查。面对大片面积的苍术育苗圃,实地调查发现北苍术缺乏系统的选种工作,苍术品种混杂问题十分严重,群体遗传上不纯,生长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实践队针对不同表形的北苍术进行了挂牌区分,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方案。
穿梭于茫茫的苍术田间,队员们对单株进行选择调查、测量并拍照,相比于二年生的苍术,四年生的苍术长势更加繁茂,叶缘也更加锋利。太阳毒辣、大汗淋漓,实践队全体成员热情不减,继续前行。
清晨,烟雾朦胧为张庄大山披上了一层唯美的面纱,野生药用植物惠农李保国志愿服务小分队前往村周边的颈子沟、窑沟、西沟进行药物植物标本采集。途中与早起老人相互问候,温暖了小队成员每个人的心。走在刚下过雨的山路上,泥泞坎坷,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用笑容与坚持打磨着酷暑带来的困乏。小队成员在采集标本过程中,指导老师讲述了药用植物的相关知识并耐心解答疑问。
张庄村周边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实践队运用专业的手法采集了多种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带回驻地进行标本制作并对照片进行了分类整理。收集到张庄村许多重要的野生药用植物,全体成员收获满满。
丛山云雾缭绕,冷水鱼生态养殖扶贫志愿服务小分队成员和孩子们在沿溪而行,采集了各式各样的标本,在此期间,还向孩子们讲解了标本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帮助她们完成了标本的制作。了丰富孩子们的娱乐生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小队成员还帮助孩子们将标本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是自己心中的天使,英雄。
实践队对水质、水温进行了精准的测量,咨询了水文特征和四季及年度差异。向村民了解近几年溪流的最大水量、最小水量、干旱年份和湿润年份。对养殖冷水鱼所需要的养殖技术与环境要求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这为该地区开展这一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暑期社会实践进入第二天。能够把所学知识及工作方法成功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实现一个大学生向专业化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尤为重要。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加深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编辑:李学锋 审核:唐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