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重要通知 青春动态 院系新闻 上级精神 返回首页
  首页 > 社会实践
党办字22号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通知
【发布日期: 2017年06月28日 13:55】

为深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我校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校党委决定2017年继续组织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学、禁毒、防艾等为发力点,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优异成绩和良好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活动主题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

三、参加人员与组队方式

各院(系、部)结合学科特点、专业优势,以院(系、部)为单位,选拔4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团支部(班级)、学生社团等为依托,可根据实际情况申报1支省级社会实践立项团队,组建1—2支校级立项社会实践团队;各院(系、部)根据实践情况选择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行组建院(系)级立项社会实践团队若干支。

校级以上立项团成员8-10人,其中学生成员中50%人员有集中组队参加社会实践经历。申报省级立项团队由1名院(系)负责人和1名相关学科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带队,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不少于4人;校级立项团队中,由1名学团教师带队,由1-2名45岁以下专任教师指导。所有校级立项团队带队(指导)教师需全程随队开展实践活动。院(系)级立项团队具体要求可参考校级立项团队要求院(系)自行制定。

在师生混编的基础上,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优势和地方需求,组建1支青年骨干教师实践团队,在本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实践地点与活动形式

主题实践活动采用组队集中实践与个别分散实践相结合,以个别分散形式为主、组队活动形式为辅的方式。组队集中实践时间不少于10天,个别分散实践时间不少于14天。

(一)发挥优势、按需设项,科学选定实践地点

各院(系)要本着服务河北省“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暑假实践地的天气、交通、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全面考虑师生实践过程中的成长收获和人身安全等要素。以贫困村为中心,开展助力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同时射周边地区,以点带面,扩大范围;与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结合,深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社区,发掘、拓展创新研究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可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市、县范围内就近开展实践活动,也鼓励跨区域开展实践活动。

(二)按照高效、务实、灵活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实践活动

各实践小分队可采用到实践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政策宣讲、科技服务、支教助教、文艺演出、创新研究、创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进行创业项目开发;可结合课内外科研项目落地转化进行交叉、累进创新;可对前期实践成果继续深化完善。各实践小分队要找准1个活动主题、确立1个实践项目,集中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做到重点突破、务求实效。鼓励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师生交叉组队,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相对于专业实习、实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不可等同的作用。实践地点选择以农村基层为主,同时可选择部分农村籍学生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科研院所、进现代企业、进大型工业园区、进研发基地、进创业孵化基地。

(三)采取“统一要求、分散进行、集中验收”的形式,组织好个别分散实践活动

要把未编入实践小分队的其他青年教师和学生有序组织起来,参考集中实践活动内容,在做好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搞一次社会调查、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提交一篇调研报告、发布一条实践博文、拍摄一组实践照片,广布实践声音,扩大实践效果,突出活动实效。

五、主题实践内容

(一)“坚定‘四个自信’,共话和谐盛世”——喜迎十九大主题宣讲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鼓励师生组建高质量宣讲团,围绕喜迎十九大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解读“四个自信”,重温党的发展历史和革命历程,回顾党史,了解革命先烈的红色青春,坚定不忘初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从科技、教育、经济等角度,总结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深入了解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展望十九大的深远意义,展望国家未来发展趋势,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十九大召开。

(二)聚焦社会热点,拓展思想政治课堂——深入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将主题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积极拓展思想政治课堂,着力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确定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种实际问题作为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优势,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弱势群体帮扶

传承我校学生“爱心助教”的优良传统,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深入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学校开展支教活动,进行教育帮扶,并且就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模式、特殊教育等问题展开调研;深入基层社区、敬老院、福利院,通过“一助一”、“多助一”长期结对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各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家政服务、健康保护、法律援助、文化体育、信息咨询、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丰富弱势群体精神生活,并且要求团队就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展开调研。

(四)追根文化源,再谱时代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组建传统文化实践团,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开展传统文化宣讲、展示、表演等活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考察,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倡导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五)创新助力发展,共筑美好梦想——科技扶贫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以我校精准扶贫村为重点,继续发挥“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作用,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传承李保国精神。鼓励学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营销、特色养殖业培训、特色种植业培训、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研究、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等,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帮扶服务,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咨询服务,用所学专业知识切实为地方作贡献、办实事、解难题。

(六)温情系民生,竭力促和谐——社会调查

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注重从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脱贫攻坚、教育改革、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等社会普遍关注、对经济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政策中,选取细致切入点作为调查主题,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村,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座谈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成果,为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社会调查参考选题见附件1)。

(七)汇聚正能量,共创文明城——助力“创城”

积极参与到秦皇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走上街道、走进社区,针对交通文明、举止文明、言行文明、环境卫生等方面内容,通过发放“创城”宣传单、对社区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做文明交通志愿者、绘制文化墙等多种方式,参与到“创城”活中来,在为秦皇岛市“创城”做出项献的同时使更多市民增强文明意识。

(八)依法禁毒你我他,无毒无忧千万家——禁毒防艾宣传

到学校、社区、家庭、农村等地,通过悬挂条幅、贴海报、发放禁毒防艾宣传材料、播放有关禁毒防艾的电影片段或者宣传片,普及禁毒防艾知识、禁毒防艾政策宣讲等活动,消除大家对艾滋病的恐慌和误解,使更多人关心艾滋病弱势群体。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涉毒违法犯罪,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结合活动实际需要,实践团队可以登录http://jdfa.12355.org.cn网站,按照提示内容领取禁毒防艾宣传材料。

(九)抵制邪教爱祖国,促进和谐谋发展——反邪教宣传

邪教活动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其行为令人发指,危害性令人瞠目。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反邪教意识和能力,营造浓厚的防范意识和反邪教宣传氛围,以走村入户、进社区、企业、军营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反邪教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进行反邪教宣传,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邪教的本质、危害等知识。倡导大家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宗教与邪教的不同,认识邪教的危害及非法性、反动性,提高辨别能力,并能勇敢地与邪教活动作斗争,从而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十)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全国农科学子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

与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等合作,成立由专业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赴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实地调研、实际帮扶等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六、项目审核和经费资助

经院(系)申报,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立项结果。对于校级立项团队,学校给予500-800元的经费支持,各院(系、部)可参照此标准予以匹配,同时鼓励各实践团队寻求社会支持筹集经费。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具体统筹协调社会实践各项工作。各院(系)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为组长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学校将成立评审委员会,对上报实践团进行审核,择优上报省级以上立项团队。

(二)有效引导、讲求实效

各院(系、部)要把握实践育人的特点,紧密结合实践主题、专业特色及学生成长需求,做好项目设计及学生实践选题引导,开展必要的思想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鼓励专业任课教师、团干部、学生辅导员精心设计选题并随团指导。对于学生选题方向进行引导和把握,使选题方向与学校实践专题行动思路一致。使实践项目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价值,形成一批长期、稳定的服务与合作项目。逐步探索出本单位层面社会实践工作的特色机制。

(三)落实保障、注意安全

各院(系、部)要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物资、经费的保障落实工作。假期各院(系、部)须设置安全联络人,对实践团队开展的外联活动、自制宣传物品严格把关并审批,对学生外出实践进行过程监督,对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意外发生,遇到突发事件沉着应对并及时上报。

(四)加强宣传、注重传播

各院(系、部)要针对本单位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团中央将联合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腾讯网、新浪网等开展“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作品遴选活动,开展“青春三下乡”等专题线上活动。团省委学校部将在河北学联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对全省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各院(系)将所有实践团队每日活动信息报送shehuishijian06@163.com校将对信息报送数量和被采用情况进行统计,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同时各团队要主动联系各类传统宣传媒体,在实践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推广。及时组建团队微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交流社会实践成果。鼓励学生编辑、整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青春故事,拍摄微电影通过视频网站进行展示。

(五)重点团队、网络报备

为推动“三下乡”活动提升组织动员效率、完善项目评价机制,2017年将继续推动建立重点团队网络备案制度。各单位须于7月10日前,将立项组建的校级、院系级重点团队信息通过“三下乡”活动官方网(http://txs.youth.cn/)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三下乡官网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将不能进行评优。

(六)做好总结、孵化成果

新学期开学初,各院(系、部)要做好实践后期学生实践材料收集、团队答辩、“实践归来话收获”经验交流、评优表彰等工作,通过实践后期分享交流活动继续提升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探索社会实践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经评选后择优上报1—2支实践团队参与校级优秀团队评选。学校对上报实践项目依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活动结束后总结材料上交情况、成果答辩等综合考核,评选出优秀团队若干。

(七)抓好落实、按时上报

各院(系、部)根据通知要求制定本单位社会实践工作方案,组织成立社会实践团队,所有材料于6月29日前将方案上交活动办公室(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