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牢固树立和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为河北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绿色崛起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校党委决定2016年将继续组织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特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意义、有影响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扩大活动有效覆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活动主题
青春建功十三五·实践创新促发展
三、实践地点与活动形式
主题实践活动采用组队集中实践与个别分散实践相结合,以个别分散形式为主、组队集中实践为辅的方式,组队集中实践时间不少于10天,个别分散实践时间不少于14天。
(一)发挥优势、按需设项,科学选定实践地点。各院(系)要本着服务河北省“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暑期实践地的天气、交通、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全面考虑师生实践过程中的成长收获和人身安全等要素。组建的实践小分队既可与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结合,深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社区,发掘、拓展创新研究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也可以贫困村为中心,进行助力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同时辐射周边地区,以点带面,扩大范围。既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市、县范围内就近开展实践活动,也鼓励跨区域开展实践活动。
(二)按照高效、务实、灵活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实践活动。各实践小分队可采用到实践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政策宣讲、科技服务、支教助教、文艺演出、创新研究、创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进行创业项目开发;可结合课内外科研项目落地转化进行交叉、累进创新;可对前期实践成果继续深化完善。各实践小分队要找准1个活动主题、确立1个实践项目,有预期的实践成果,集中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做到重点突破、务求实效。鼓励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师生交叉组队,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相对于专业实习、实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不可等同的作用。实践地点选择以农村基层为主,同时可选择部分农村籍学生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科研院所、进现代企业、进大型工业园区、进研发基地、进创业孵化基地。
(三)采取“统一要求、分散进行、集中验收”的形式,组织好个别分散实践活动。要把未编入实践小分队的其他青年教师和学生有序组织起来,参考集中实践活动内容,在做好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搞一次社会调查、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提交一篇调研报告、发布一条实践博文、拍摄一组实践照片,广布实践声音,扩大实践效果,突出活动实效。
(四)结合专业,发挥学生干部和骨干年青教师优势,组织好实践活动。各院(系、部)结合学科特点、专业优势,以院(系、部)为单位,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团支部(班级)、学生社团等为依托,每个院(系、部)以专业教师带队,针对基层实际需求组建2—3支校级立项社会实践团;各院(系、部)根据实践情况选择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行组建院(系、部)级立项社会实践团若干支。
四、项目审核和经费资助
根据各团队申报情况,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立项结果。对于校级立项团队,学校给予300-800元的经费支持,各院(系、部)可参照此标准予以匹配,同时鼓励各实践团队寻求社会支持筹集经费。
新学期开学初,各院(系、部)经审核、答辨后择优上报1—2支实践团队参与校级优秀团队评选,学校对上报实践项目依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活动结束后总结材料上交情况、成果答辩等综合考核,评选出优秀团队若干。
五、实践内容
(一)激扬青春风采,创新美好未来--创新创业实践团。响应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部署,围绕“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项目、“创青春”创业大赛项目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进行学习考察、社会调研、创新开发、创业实践等活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创新实践与就业见习活动,获取与创新创业及科技竞赛有关的支撑数据。通过对青年创业企业、创业园区、创业典范等考察走访,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和特点。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增强社会实践时代感。
(二)关注社会热点,聚焦国家发展--理论普及宣讲团。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采取培训、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运用广播、板报、标语、文化墙、条幅等多种载体,开展专题宣讲、入户宣讲和社会宣传活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广大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增强社会实践认同感。
(三)创新助力发展,共筑美好梦想—科技扶贫服务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以我校组建的34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小分队”为依托,以我校精准扶贫村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镇陈台子村、张庄村为重点,各小分队将深入所联系的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传承李保国精神。鼓励学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营销、特色养殖业培训、特色种植业培训、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研究、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等,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帮扶服务,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咨询服务,用所学专业知识切实为地方作贡献、办实事、解难题。
(四)播撒爱的阳光,点亮青春梦想—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传承我校学生“爱心助教”的优良传统,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到扶贫重点县,真情探访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深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贫困救助、权益维护、心理疏导、假期照料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暑假,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鼓励学生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的服务基地,推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志愿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奉献你我他,服务千万家—青年志愿服务团。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发挥人才优势,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协助当地做好村镇发展规划、村庄标识标牌设计、绘制美丽乡村文化墙、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等工作。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街道、社区,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敬老助残、关爱未成年人、爱心募捐、公益宣传等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进一步向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学习,大力传播当代大学生爱国奉献、勇担使命、自强不息的青春风采,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服务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社会实践社会责任感。
(六)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生活—文化艺术服务团。依托大学生艺术团和文艺类学生骨干,组织大学生暑假文艺演出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快板、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对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同时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生活,回到家乡,以照片、视频等方式探寻家乡特色文化、风土人情等微纪录作品,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七)温情系民生,竭力促和谐—社会调研团。深入城镇、乡村,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深入领会“十三五”规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聚焦“互联网+”、法治中国、民生工程、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教育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京津冀一体化、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预防等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作为调查主题,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城市社区,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座谈访谈等形式和手段,开展实地观察与体验活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增强社会实践参与感。
(八)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红色教育体验团。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契机,引领青年学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要以我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西柏坡、李大钊纪念馆、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开展参观访问、调研咨询、资料搜集活动,深入感受红色精神,近距离体验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并对我省红色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红色教育,进一步提高青年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社会实践使命感。
六、有关事宜和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和各院(系、部)分别成立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活动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学校在学生评先评优、教师晋职晋级及职称评聘中要突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实践服务内容和形式要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形式主义。各院(系、部)根据通知要求制定本单位社会实践工作方案,于6月24日前将方案上交活动办公室(校团委)。
(二)有效引导、讲求实效
各院(系、部)要把握实践育人的特点,紧密结合实践主题、专业特色及学生成长需求,做好项目设计及学生实践选题引导,开展必要的思想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鼓励专业任课教师、团干部、学生辅导员精心设计选题并随团指导。对于学生选题方向进行引导和把握,使选题方向与学校实践专题行动思路一致。使实践项目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价值,形成一批长期、稳定的服务与合作项目。逐步探索出本单位层面社会实践工作的特色机制。
(三)落实保障、注意安全
各院(系、部)要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物资、经费的保障落实工作。假期各院(系、部)须设置安全联络人,对实践团队开展的外联活动、自制宣传物品严格把关并审批,对学生外出实践进行过程监督,对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意外发生,遇到突发事件沉着应对并及时上报。
(四)加强宣传、注重传播
各院(系、部)要针对本单位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团中央将联合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腾讯网、新浪网等开展“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作品遴选活动,开展“青春三下乡”等专题线上活动。团省委学校部将在河北学联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对全省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各院(系)将所有实践团队每日活动信息报送shehuishijian06@163.com。学校将对信息报送数量和被采用情况进行统计,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同时各团队要主动联系各类传统宣传媒体,在实践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推广。及时组建团队微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交流社会实践成果。鼓励学生编辑、整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青春故事,拍摄微电影通过视频网站进行展示。
(五)重点团队,网络报备
为推动“三下乡”活动提升组织动员效率、完善项目评价机制,2016年将继续推动建立重点团队网络备案制度。各单位须于6月30日前,将立项组建的校级、院系级重点团队信息通过“三下乡”活动官方网站(http://txs.youth.cn/)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三下乡官网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将不能进行评优。
(六)立足实践,重心突出
本次实践活动要确保做到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各院(系、部)要找准1个活动主题申报省级重点团队,省级实践团队要求选拔4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及学生党员、团学干部参加,6月24日前将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附件5)报校团委,学校将成立评审委员会,对上报实践团进行审核,择优上报。
(七)做好总结、孵化成果
各院(系、部)要做好实践后期学生实践材料收集、团队答辩、“实践归来话收获”经验交流、评优表彰等工作,通过实践后期分享交流活动继续提升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探索社会实践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