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重要通知 青春动态 学院新闻 上级精神 返回首页
  首页 > 思想引领
守护地球未来的“太空之眼”——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31日 20:04】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是全球首颗专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计的科学卫星,正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碳排放评估等领域提供海量数据,堪称守护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太空之眼’。”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在“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向参会者介绍了SDGSAT-1的使命与运行现状。

2015年,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设定17项宏伟目标。但数据缺失与指标研究滞后,成为议程落地的难题。在此背景下,2021年11月,SDGSAT-1成功发射升空,承载人类可持续发展愿景,肩负以数据定义地球未来的使命。‌

SDGSAT-1搭载热红外、微光及多谱段载荷,首次实现多维度协同观测,精准捕捉人类活动痕迹,为相关指标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2022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宣布SDGSAT-1数据全球共享,将其纳入落实2030年议程的七大行动。‌

截至目前,卫星累计获取42万景影像,通过“SDGSAT-1开放科学计划”已无偿服务104国科学家。在非洲,数据助力农业抗旱决策;在伊比利亚半岛,揭示光污染治理路径;在金砖国家,优化智慧城市管理。基于卫星数据的研究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支持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0个。‌

SDGSAT-1的诞生源自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宣布成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2021年卫星升空恰逢该机构正式成立。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SDGSAT-1被写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成为中非共建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关键纽带。

SDGSAT-1以空间技术突破证明,地球观测不仅能填补数据鸿沟,更能重塑全球治理范式。当卫星数据持续赋能环境质量监测、应对自然灾害等前沿领域,中国正以开放共享的姿态,为世界提供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估的“中国范式”。这场始于太空的科技长征,正在书写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