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重要通知 青春动态 院系新闻 上级精神 返回首页
  首页 > 志愿活动
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发布日期: 2011年12月19日 00:00】

    佘小波,男,中共党员,1984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县,2003年考入商丘师范学院新闻系,200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期间,曾担任班级宣传委员、系学生会主席等职务,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同年7月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5团政工办公室。现任75团团委副书记兼政工办干事一职。

  一、扎根基层、热情服务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加入志愿者队伍庄严宣誓的那刻起,佘小波同志就决定响应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本可以留在师机关服务的他,毅然选择到了基层团场服务,留在了距离市区200多公里的一个偏远团场--75团。

  2007年7月26日,到服务地后,他被分到该团政工办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一年中,佘小波同志在做好政工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的同时,还兼顾起了办公室的文印工作。虽然都是一些琐碎工作,但他丝毫不马虎,确保印制的文件高质量、高标准,坚持做好文件的上报、下发等工作。年底办公室要整理档案,他能很好地协助办公室领导做好档案整理工作。

  经过一年的志愿服务,他加深了对七十五团方方面面的了解,喜欢上了昭苏地区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也充分感受到了兵团人的质朴和热情,慢慢地融入团场的生活。服务期满后,他选择继续留在服务地,2008年8月,他和女朋友结婚,把家安在了七十五团,决心扎根基层,为团场做奉献。

  二、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佘小波留在团场后的第一个职务便是该团五连连长助理。大学时,他所学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这与以农业为主的连队工作完全脱节,加上对连队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不熟悉,起初的工作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虚心向周围的前辈、同事学习,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深入基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了解连队生产,渐渐地掌握了工作技能,快速地融入了基层的工作当中。
 

    在当年的“秋收”工作中,他和连队的同事深入田间地头披星戴月督促马铃薯的收获,深入群众了解秋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日复一日,他的脸不知道被晒得掉了几层皮,好多人已认不出眼前这个皮肤黝黑、干练利落的小伙子正是那个大学生。当年,他所在的连队,最早完成了马铃薯的收获任务。他用真情和汗水,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志愿者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勇担责任的风采,赢得了连队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信任和称赞,也为他自己留下了一段无悔的青春。

  由于在连队表现优秀,2009年3月,佘小波被调回团场政工办工作。作为团场“八大”职能科室之一的政工办,分管着全团的组织人事、干部档案、统战民宗、共青团、专业职称、老干等一系列的工作。作为新上任的团委书记,作为办公室的年轻人,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他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向领导要任务,向时间要效率,时刻以认真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重点,更加自觉刻苦地学习和请教业务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团场各位领导及同事的指导帮助下,他很快的就融入到了不同的工作业务中去。在2010年的工作中,佘小波同志负责的共青团、统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工作相继获得了“农四师先进团委、农四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农四师党建创先项目三等奖”等一系列的荣誉。

  三、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作为团场的团委书记,佘小波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共青团工作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为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丰富全团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动员全团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2010年暑假期间,他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积极准备,开展了首届阳光暑假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边境团场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同时为发挥青年在团场的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佘小波同志在工作期间严格要求各基层团组织及时组织所在单位的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团场的各项活动中去,无论是各种农牧业现场会、职工科技之夏技术培训还是各种文娱活动的演出,他始终严厉要求做好各项宣传动员工作,保证青年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学到技术、第一时间将所学到的技术转化为实际成果。由于团场地处昭苏高原,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大田劳动时间相对较少,部分青年长时间闲于家中无事可做。看到这种情况,佘小波同志一方面积极上门做青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与驻团企业亚麻厂、淀粉厂进行协商。最终在他的努力下,部分青年利用农闲时节到企业进行务工,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为驻团企业提供了及时的劳动力。

  现居住在七十五团一连的哈萨克族青年安尼娃尔,由于夫妻双方均不是连队职工,日常生活来源仅靠临时性打工以及低保、救济等,收入十分有限,家庭比较贫困。佘小波同志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积极为他想办法、出点子。2010年,团场开始实施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工作。佘小波同志认识到这是他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于是通过与连队党支部及团场相关部门的积极协商,把他们家列入扶持范围,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为加快安尼娃尔家的脱贫步伐,佘小波同志决定以团委前头,连队党支部协助的方式,为他在银行争取了2万余万的小额贷款购买生产母羊30只用于发展生产。截至去年年底,他家的30只生产母羊已产羊羔20只,单这一项收入就在1.4万元以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照顾,使安尼娃尔的信心更足了,干劲也更大了,全年家庭收入达到了2.9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家庭的帽子。在七十五团,像安尼娃尔一样的创业青年,仅2010年就通过小额贷款用于创业就业资金达270万元。

  四、发扬志愿精神、绽放青春光彩

  在日常生活中,佘小波同志时刻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来提醒和要求自己。2010年6月,团场从新疆农业大学新招聘大学生3名来团参加工作。为了让新来大学生住的温馨、工作的舒心、生活的安心,他忙前忙后,积极为大学生们张罗各种生活、工作用品。看到大学生宿舍缺少桌椅和娱乐设备,他通过与团场各位领导的积极协商,为大学生们搬来了电视机并接通了电视信号,同时又亲自一趟又一趟的从机关院子帮大学生们搬运桌椅凳子,帮他们收拾摆放。待宿舍收拾妥当后,考虑到大学生们刚来到团场,很多生活上的东西还不熟悉,于是佘小波同志又从自己的家中为大学生们拿来了大米、豆浆机、手电筒等生活用品。大学生们都被他热情的帮助所感染,都把佘小波同志当做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看待。

  2010年7月,佘小波的妻子就要临产,可他没有请过一次假,一直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有一天,团场纪委办公室的同事找到了他,希望他参加农四师“青松赞”特昭片区的文艺汇演活动。演出活动不仅要在特昭片区团场进行,而且还要到伊犁河谷部分团场进行巡回演出,时间和妻子的预产期正好相冲突。如果去参加了演出活动,就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不能陪伴在妻子的身边,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丈夫、不能尽到一名丈夫应有的责任。佘小波同志在经过了简短的思考之后,毅然答应了参加演出活动。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的他不再仅仅是一名好丈夫,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同时他更清楚地认识到他曾是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神圣的志愿者旗帜下立下过的誓言: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从中原沃土到西北边陲,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家立业的喜悦,更多的是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兵团精神。基层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收获的远比失去的多。在团场的生活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我为兵团奉献着青春和智慧,同样,兵团也见证着属于我的人生历程。”

  这是佘小波发自肺腑的感慨。在他近四年的工作经历里,他始终践行着他的誓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体现青春的价值、尽展青春的风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耀出属于他的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