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采访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基层的团干部抱怨缺少编制、人员、经费、场所。的确,随机走进一个团县委,会发现编制只有三四个人,书记、副书记加上一两个干事,往往还要抽出一人参加驻村扶贫工作。其实,记者在采访南沙团组织前,曾听说南沙团组织最窘迫的时候只有1名在编干部,为什么南沙团组织还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对于很多基层团干部来说,“四缺”问题等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对于团干部来说,做的就是人心工作,需要灵活地整合与配置资源。如何擦亮共青团这一金字招牌,整合、用好相关资源,并转化到服务青年的工作中去,这是一些整天抱怨“四缺”不干工作、没有工作思路的团干部需要沉下心来做的思考。
拿团南沙区委来说,编制人数并不算多,要做好共青团工作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难!不过,他们破题的方式很简单:采用青年工作项目化的方式,把工作做实,然后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体系之中,包括青少年事务社工、港澳青年的实习计划、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无论从哪项工作来看,都是实打实、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项党政中心工作开展,都是可以经得住量化考核的,要数据有数据,要成绩有成绩。
南沙团组织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各地的“人才争夺战”,地方团组织完全可以用恰当的方式介入,用项目化的方式来操作,团组织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枢纽”,一方面连接社会组织平台,制定操作规范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连接党和政府,围绕中心干工作。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硬碰硬地解决社会难题,这时候团组织才有工作底气。
也许大道理谁都懂,可是做起来太难了。没错,这才是对一个团干部的水平与智慧的考验。共青团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面对社会难题不是绕道走,唯有直面解决问题才是出路。1989年团中央发起 “希望工程”活动,从募集资金的绝对值来看并不多,但意义却在于唤醒全社会的公益意识,聚集社会资源,改善青少年的教育环境。从历史来看,对推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提升了社会的文明水平。
对于基层团干部来说,工作新的增长点往往会与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不谋而合。比如,精准扶贫过程中,有的基层团干部深感手头的资源有限,与其“撒胡椒面”不如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可以聚焦解决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相关问题。
共青团工作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增长点”,这是共青团的工作哲学。一项工作做成之后,继续保持扎实的水平,然后再做新的工作。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样,不断地推向前进。以南沙共青团为例,同样是服务青年,10年之前,服务对象是外来务工青年,更多考虑的是他们生活层面的需求。如今,团组织在为务工青年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又瞄准新目标——青年人才群体,主动靠前服务,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扎根。
不看广告看疗效,作为基层共青团,工作好不好,不能简单地以多少青年参加活动为标准,而应该用帮助青年解决多少具体问题这一标准来衡量。毕竟,现在年轻人的需求更加多元,共青团的工作要做好并不容易。除了动用团组织编制内的“几杆枪”,还要考验团干部动员青年的能力,当然,这是建立在发现和解决青年问题的能力基础上的。